好的茶,当然配懂的人|做茶的人,不一定懂茶

内容来源: 弘益茶道美学 2020-09-02 10:14:36
文章导读
有一种人,他们不种茶、不做茶、不学茶、不泡茶……但常常喝好茶,比如台北书院的院长林谷芳先生,在其文章《一叶三千》里反复叮咛嘱咐茶人们要放下个人的偏执、觉察习性,借由这一片叶子去领悟三千大千世界。他们不懂茶,他们懂人,他们总是随缘、无心地喝着茶,悠然、随性的渡着人。

冻顶茶叶论坛上偶遇一位茶友,请至家里喝茶,与他同行的一位朋友在茶过三巡之后开始说他玩茶的故事,说高兴了还小心翼翼的从包里拿出一泡茶叶,看着很早期的包装纸的样子,谦虚的跟我们说:“送你们一泡茶叶,武夷山的正山小种,70年代的茶叶,从马来西亚的朋友手里买的,不一定是好品质,你们喝喝看。”

我放在鼻子底下闻了一下放在了茶盘上,客气地说:“多谢分享,这么稀有的茶回头仔细品尝。”隔着包装都能闻到刺鼻的焦油味,我可不想马上开汤品鉴,当着主人的面,喝还是不喝都是个问题。

为什么一个这么热爱茶的人会拿如此劣质的茶叶来喝呢?

爱茶的人,不一定懂茶。

鹿谷农会联合台湾茶叶改良场举办的第一期品鉴发证班,我跟阿哲都去参加了,跟八十多位生在本地喝着冻顶乌龙长大的同学坐在一起学茶,我这个来自安徽的外省人心里特别忐忑,生怕自己跟不上。

理论课结束,一轮考试后教室里还剩四十多位同学,我松了口气,幸好不是每个喝茶长大的人都擅长读书考试。

品鉴实操环节,我默默的听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品鉴经验,崇拜之心油然而生,觉得留下来的都是茶界精英,但听了半天也没理出头绪,只能按照自己的感觉去记忆茶的特点。品鉴也要考试了,从酸甜咸苦的检测开始,到不同茶汤的黑碗品鉴,一轮轮测试、然后对答案,让大家自我修正。几个热爱发言的同学沉默了,因为一轮轮的测试下来,他们的分数都是随机乱猜的水平。我惊呆了,不带这么玩的,感情那些在茶叶店里言之凿凿的专业茶师其实有一些是信口开河讲故事呢。最后二十几位同学去了茶叶改良场参加最终的鉴定考试,我的成绩是理论100分,实操95分,因为考试用的茶样跟练习用的不同,考试算是第二次喝木栅铁观音,没能准确判断。

这次经历让我明白,做茶的人,不一定懂茶。

我开始思索,什么才是好的茶?怎样才是懂茶的人?

好的茶,首先要有好的鲜叶原料,于是就对气候、土壤、水质等生长环境有要求,相邻的两块茶园因为管理方式的不同也会呈现完全不同的面貌,而采茶的时间点、天气状况、采茶工的手法是否细致,都会影响茶菁的质量。接下来,茶叶到了制茶师傅的手里,比如乌龙茶,看茶做茶是最核心的工艺环节,日光萎凋、室内萎凋、摇青、浪青,想要控制好发酵程度,比带孩子还要更专注、细心,之后还有杀青、揉捻、整形、干燥、捡枝、烘焙……每个环节都不能闪失了,茶叶才算安稳落地。如此繁杂需要衔接的制茶流程,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每一个环节的精细分工,比如焙茶师傅不会做青,这是很正常的。茶,是制茶师的精准接力赛成果,好茶,是天师地利人和的产物。

春茶出来时是山上最热闹的时候,资深的茶客们会亲自上山挑茶,不懂茶的人来了也是凑热闹,十几支茶喝一轮自己就晕了,懂茶的人单凭外形、香气、汤色就能淘汰掉自己不喜欢的,留下喜欢的几支再细细品味、分辨。茶是生活饮品,自然是大家都喜欢的茶才是争相追逐的好茶,遇到好茶要凭多年的人脉积累和运气,得到好茶还需要果断出手,若不是有迅速品鉴的功夫、熟悉价格的经验,好茶常常就失之交臂了。茶农与茶客之间也有多年形成的默契,好茶一定会优先通知最懂的那个人,来往的久了,好的制茶师与懂茶的客人之间也会成为惺惺相惜的朋友。每次跟阿哲去台北永康街拜访茶友,都会喝到好茶,来路清晰陈年老茶、比赛特等奖的茶、自然生态的茶……茶客拿出好茶来招待制茶师傅,期待制茶师傅能够精进技艺,不断的做出更好的茶。

说到这儿,什么是好茶、什么是懂茶的人、为何好的茶会在懂茶的人手里,答案已经清晰了吧。

最后还得补充一种人,他们不种茶、不做茶、不学茶、不泡茶……但常常喝好茶,比如台北书院的院长林谷芳先生,在其文章《一叶三千》里反复叮咛嘱咐茶人们要放下个人的偏执、觉察习性,借由这一片叶子去领悟三千大千世界。他们不懂茶,他们懂人,他们总是随缘、无心地喝着茶,悠然、随性的渡着人。

作者:孙静| 弘益茶道美学撰稿人

•图片来源:弘益茶道美学,版权所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