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存疑 新红茶命运悬而未决

内容来源: 茶道道 2024-09-20 09:00:09
文章导读
3月30日讯:传统红茶家族的市场格局正在被一批来自传统绿茶产区的新红茶打破。今年下半年,西湖龙井产区将诞生一种全新的红茶。在西湖龙井决定“翻红”之前,国内已经有多个传统绿茶产区投身创新红茶,且所售红茶价格不菲。新品拓展龙井也想“红”一把好好

3月30日讯:传统家族的市场格局正在被一批来自传统绿茶产区的新红茶打破。今年下半年,西湖龙井产区将诞生一种全新的红茶。在西湖龙井决定“翻红”之前,国内已经有多个传统绿茶产区投身创新红茶,且所售红茶价格不菲。

新品拓展龙井也想“红”一把

好好的绿茶为啥要做成红茶?作为“绿茶之王”的西湖龙井,像一个烙印,在消费者的心里根深蒂固,龙井“翻红”,目前惟一可以借鉴的案例是信阳红——全国十大名茶之一的绿茶信阳毛尖产地河南信阳推出的红茶。2010年,信阳红研制成功,终结了“自古江北无红茶”的历史。从未产过红茶的河南发力成为红茶高产区。

两年前,当地利用信阳毛尖的夏秋茶加工的信阳红茶问世。如今,信阳毛尖夏秋茶收购价比以前涨了10倍。相关报道显示,信阳红诞生地浉河港镇白云村,1000多口人的村子,有8000多亩优质茶园,每户茶园15亩以上。2010年以前,村里只采春茶,按每亩5000元的收益,户均年收入都在7.5万元以上。信阳红研制成功后,七八个红茶厂一夜之间在村里出现。利用夏秋茶制作红茶,收入大增。据信阳市茶办统计,2011年,信阳红茶生产企业已发展到60多家,产量近600万公斤,产值达15.5亿元。在因春旱茶叶减产的情况下,通过大力发展红茶,茶农亩均收入反较上年增加1000多元。

与信阳毛尖一样,西湖龙井也分为春茶、夏茶和秋茶。虽可产三季,但夏秋茶几乎无人采摘,完全荒废。业内有这样的推算,若开发夏秋茶,则每年可为茶农增加上千万元的收入。

“目前普遍对传统绿茶产区生产红茶有非议,原因在于误解,并非绿‘转’红,而是绿‘加’红。”产区并没有放弃固有的绿茶基础,只是在此基础上利用废弃资源开发新品。这对完善整个产业链和产品线都大有裨益。河南信阳茶城总经理欧阳道坤表示:“以信阳红为例,并非信阳毛尖不做了,而是在信阳毛尖传统优势项目之外,开发信阳红新茶品。龙井也是一样,旨在完善产品体系。”

欧阳道坤分析,目前,我国茶叶消费结构明显失衡,绿茶占绝对优势,红、绿茶比例极不平衡,需要调整产品结构。从消费者喜好看,红茶的喝法更多,各种时尚的调饮方式很受欢迎。从产品本身看,红茶是发酵茶,便于储运,绿茶则没这样的优势,国际贸易也在某种程度上受到限制。从产业链的运行角度看,传统绿茶生产周期在一个月左右,研发红茶能把生产周期延长到半年以上。这对上游种植加工环节的用工有明显的调剂作用,对下游,将增加产品线,丰富产品结构,有利于完善茶叶流通和销售。

后发涨势资本还想“炒”一把

地方资源合理开发无可厚非,同时资本的逐利性也是不可忽视的动因。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红茶市场上升态势凸显。据农业部相关数据,2011年,全国红茶产量达12.3万吨,比上年增加2.2万吨,同比增长22.3%,大有“全国一片红”的味道,且区域特点渐渐模糊。

另据中国社科院2011年发布的《茶叶蓝皮书》分析,近几年的茶叶热潮中,福建红茶当起了领头羊,并逐步打入高端市场。除了适制传统福建红茶的地方菜茶、福鼎大 、乌龙等地方品种之外,还有、等优质新品种进入市场,并广受欢迎。金骏眉的成功运作对推动红茶消费不断升温作用突出。

“目前,红茶市场良莠不齐,用好的原料做红茶,如果不具备市场竞争力,也势必要被淘汰。有没有品质风格、特色,能不能做红茶不是关键,关键是有没有竞争力。这还设及市场价格问题,需全面衡量。”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吴锡端说:“红茶市场的拓展是系统工程,其工作量远不仅仅是一个夏秋茶做红茶的新点子。”

此外,不能忽视的因素是热钱的推动。“目前普遍反映茶价涨得快。茶价格上涨,与茶人喝茶有关系,但不是主要的因素,主要因素就是资本炒作。”福建东南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杨其川表示。近几年,红茶价格上升态势凸显,主要以大红袍和武夷岩茶为代表。茶是“各领风骚三五年”,白茶、也都开始有人收藏,关键就在于热钱多,炒作水分大,而炒作会严重伤害品牌培育,扰乱市场的良性发展。“真正做品牌需要淡定的心态,不能跟风。事实上,如果能将绿茶做好,把大众市场做起来,不一定需要模仿开发红茶。做红茶已经不是传统认知的龙井了,创新的底线是原有基础不撼动,甚至更坚实,如有伤害则不如不为。”杨其川说。热钱操纵的市场风潮,其结果就是扰乱了市场,让原本生活的茶、干净的茶变得渐行渐远,变得不再亲民。

杨其川肯定茶品的创新,但对“普洱时代都做普洱、铁观音好卖都做铁观音、红茶流行都做红茶”明显持否定态度。其实,每一棵茶都有自己的特性与气质,要泡好一泡茶,需要用心地甄别其品种、香型、海拔、采摘天气、做工发酵程度、焙火的轻重、储藏时间等,然后根据其特性选器,燃炭煮水,细心控制置茶量、温度、浓度,才能发挥其独特个性,甚至增其韵味,修其不足,方不致暴殄天物。品茶,须自懂茶始;懂茶,须自用心始。

市场存疑新红茶命运悬而未决

尽管有信阳红做参照,但龙井产区的新红茶命运仍悬而未决。龙井红会有市场吗?消费者会买账吗?新红茶到底凭什么能在传统红茶市场分一杯羹,在消费者心中立住脚?尽管早诞生了两年,但信阳红本就尚在摸索中,并没给将面世的龙井红多少可以照搬的成功经验,相反却留下了不少需格外警惕的“雷区”。

“‘即便是夏秋茶,到底也是龙井产区的。’这不是卖点,这种想法会冒很大风险。”身在茶叶市场多年,北京非常友普茶楼总经理高剑飞表示。

这是最简单的道理,业内共知。茶树经过一个冬天的休养后发出新芽,气温低使得嫩芽保存时间较长,且一般无病虫害,所以春茶,特别是早春茶,往往是一年的茶叶中品质最好的。夏茶生长快,茶叶易老化,营养成分相对于春茶明显减少,咖啡碱、茶多酚等有所增加,口感更苦涩。秋茶则介于春茶和夏茶之间。

然而,这一简单的道理往往容易被急于搭品牌快车的冲动资本忽略。品牌延伸,究竟是好是坏,究竟为龙井加分,还是减分?高剑飞认为,品牌搭车不能肆意而为,前提是能找到与品牌文化共生的内涵。“西湖龙井也好,信阳毛尖也好,提起名字似乎口中就能感觉到熟悉的味道,最先跳出的是清爽的感觉。龙井红是什么呢?短期能迅速提高知名度,能否长期延续则难说,很可能给龙井造成负面效应。”

高剑飞给龙井红指出了另一条发展路径:“其实聪明的做法,可以悄悄用夏秋茶做红茶,也不强调是龙井产区,起个创新的名字、做创新的口味,在逐渐开拓市场的过程中逐渐提升,创造出高端品牌。先有基础再去提升品牌,比现在高调炒作实惠得多。理性消费者早就不买‘傍名牌’的账了。”

欧阳道坤则看到了同一个问题的另一方面。“传统绿茶产区开发的红茶往往侧重高端茶。首先,高端红茶采芽头,从资源利用来看,有违用夏秋茶做红茶的初衷。从市场角度看,高端红茶价格高,顾客定位窄。实惠的原料就该走实惠路线,做老百姓能喝得起的红茶,扩大出口。”用普通原料制作的立顿红茶就是最直接的参照物。“新红茶的营销,其实不必跟着绿茶跑。最能撬动市场的是红茶独特、多样的调饮方式。这是绿茶没有的,也是多数消费者尚未掌握的。普及的同时开发更丰富的红茶产品,这其中藏着无穷的开发趣味。”

另外有一点也需理性面对。“大举推动红茶市场最直接的风险之一就是夏秋茶过度采摘,鲜叶没了,则茶树的光合作用少,也就少了茶树营养的一个最重要来源。营养聚集锐减,对来年春茶的伤害难以估量。为做新红茶却毁了绿茶,自己砸了自己的招牌。”高剑飞对此很是担忧。尽管高调,尽管态势强劲,但这多是商家推新品的短期宣传攻势。“实际上,红茶市场已经处于收缩状态,普洱之后又疯炒红茶,后来又经历了炒黑茶,年初又炒白茶。各个茶类都是经过一番炒作后趋于平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