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论语. 学而》
子贡说:“人虽然贫穷,却不去巴结奉承;虽然富有,但不会自恃富有而在人前炫耀,怎么样?”子贡能有这样的心得已经很了不起了,但孔子并没有特别赞赏的意思,只是说:“还可以。但不如贫穷却不会因此而不快乐,富有却又崇尚礼节来得更好。”
然而能真正做到安贫乐道、平易近人的人少之又少。陶潜归隐田园、采菊东篱下;苏东坡宠辱不惊、乐天知命,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鲜有人及。至于“富而好礼”也有个真实的故事可以给大家讲讲——
江苏泰州相邻的两户人家,一家在外地做官,另一家是本城的商贾。两家都在建房子,房子建得差不多了,在砌围墙时,双方为地界发生了争议。为了这三尺地,无论是官宦人家还是商贾大户各不相让。做官的那一家,拿出杀手锏——连忙去信给官人告状。
隔不了多久,官人来了回信,信上说:“来信为争三尺房,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信上说的很明白,官人既来信,家人遵信所嘱,在离原地界退后三尺砌上围墙。对面那一商家,看到此景,深受感动,也在原地界退后三尺砌上围墙。
——这些充满了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人和事无不为圣人的言论作出了很好的注释。
其实不用或倾其一生,或兴师动众,仅仅是从喝茶这件“小事”上,就可以看出贫而乐,富而好礼的人生观了。
比如,北京人爱喝茉莉花茶这件事。老辈的北京人早晨起来什么都不吃,第一件事就得喝上一壶沏得酽酽的茶,然后再开始一天的活动。现如今可能有人觉得早起空腹喝茶不利健康,可咱老北京人就是这么喝了一辈子也挺硬朗的。喝完了茶,甭管您是吃油条豆浆还是窝头咸菜都更舒坦了。
北京平民盛行喝“高碎”。所谓“高碎”也叫“高末”,是茶庄筛茶时筛出的茶叶末。名字的由来还有一段历史故事:当年老北京的八旗子弟都爱喝茉莉花茶,清朝的时候八旗子弟养尊处优,去茶馆喝茶都喝高档茉莉花茶。这时茶馆伙计就招呼着:“来壶高的!”大清亡了以后,八旗子弟囊中羞涩却不能改了喝茶的习惯,再去茶馆喝茶时,就说“来壶高碎 !”。都是“高”,听起来也不跌面。这高碎在北京特指的就是茉莉花茶的茶叶末。当年北京的旗人见到熟人打招呼都和汉人不一样,并不问:“吃了么您呐?”要问:“喝茶了您?”
因为北京各大茶庄售卖的茉莉花茶量最大也最受欢迎,所以“高碎”自然也多也受欢迎。高碎卖得快,往往还没上架就被茶友们等着了。没辙,谁叫北京人就爱喝这口呢。其实,茉莉花茶的高碎,都是筛选出来的茶叶嫩尖和茶芯,属于茶叶的精华部分,除了形状有些细碎,香气还是一样的清香扑鼻、沁人心脾。便宜、实惠是它最大的特点。缺点就是冲不了两遍香味就会散尽,颜色也没了。还有一个缺点就是高碎售价便宜,茶庄赚不了太多钱。
但老北京人还是爱喝高碎。这沏茶的方法也是有讲究的。先要抓一把茶叶放进大茶壶或是大茶缸中,将100℃刚煮开的沸水冲入,盖上盖,闷上 10来分钟。茶色呈现出“酽茶”特有的深琥珀色。高碎散乱的悬浮在水中,就像漫天的星星,所以高碎还有一个别称叫“满天星”。
平日,客人一进了老北京人家,主家的热茶就会赶紧端上来,不管是高碎还是高档茉莉花茶叶,这一定是主家最好的茶。主人的热情也从来都是满满的,这就是老北京的“礼儿”。
“贫而乐,富而好礼。”在北京,没人会因为你家喝的是高碎而朝笑你。相反,高碎也是茉莉花茶,也要喝出雅致才行。茉莉花茶的茶汤香气浓而不冲、久久回荡在脑畔、萦绕在口腔,它口感柔和、不苦不涩、没有异味。您要是哪天在胡同里碰见北京老大爷遛弯,他手里把着的小泥壶很可能就是高碎。您看老大爷提笼架鸟、哼唱着京剧、品着高碎有多快乐?!
现如今,茶商还给高碎起了个雅号:“京粹”。
高碎是一年四季都可以喝的茶。如今已是寒风凛冽、百花凋零,若能沏上一壶充盈着茉莉花香气的茶却能让人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与熨贴。正如林徽因先生诗里说的:
冬有冬的来意,
寒冷像花,——
花有花香,冬有回忆一把。
一条枯枝影,青烟色的瘦细,
在午后的窗前拖过一笔画;
寒里日光淡了,渐斜……
就是那样的
像待客人说话,
我在静沉中默啜着茶。
作者:扬仁风| 弘益茶道美学撰稿人
•图片来源:微博 书香古语。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