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萌:茶中品人生

内容来源: 茶道道 2024-09-20 08:48:12
文章导读
上世纪四十年代,在北方的小县城,一个少年爱上了听书与喝茶。二十几岁,当同伴们高谈阔论崇高理想的时候,他却说自己愿意泡一壶茶,安安静静地看书。率直散淡的个性令他选择了一书一茶的恬淡生活,然而当时的社会环境里,一句品茶读书,却被看作“资产阶级的

上世纪四十年代,在北方的小县城,一个少年爱上了听书与喝茶。二十几岁,当同伴们高谈阔论崇高理想的时候,他却说自己愿意泡一壶茶,安安静静地看书。率直散淡的个性令他选择了一书一茶的恬淡生活,然而当时的社会环境里,一句品茶读书,却被看作“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接踵而来的“反胡风”、“反右派”运动带给他22年的苦难与坎坷。如今,72岁的柳萌先生与老伴居住在北京朴素的公寓里,充分享受着书茶生活的快乐,时常与作家朋友三五小聚于茶馆,电脑前依然笔耕不辍,他说:“这才是生活!”

《散文世界》、《小说选刊》,图书馆里学生们从未冷落过这些或新或旧的杂志,细心的读者自然也就熟悉了柳萌这个名字。而喜欢散文的朋友,也许是从当代散文的一些集子里读到了柳萌先生的文字,记者便是其中的一个。《饮茶聊天儿》、《喝早茶》、《雁荡夜茶》,更多的关于茶的描述则不止是在题目而是充满了先生文章的角角落落。印象深刻的是这样一段文字:

学闲适人饮茶的样子,先观赏碧绿的,在玲珑剔透的杯子里,漂漂浮浮地沉落。直到片片绿叶抻开,杯底铺成圆形的绿茵,散发出阵阵淳香,水也显露出淡淡的清晕,端杯慢慢地呷了一小口,整个脾胃都感到舒畅。在这样的天气里,品茶听雨,别有一番滋味。

写雨,写江南,写朋友,茶于先生的文章中无处不在。先生质朴清秀的语言,总能在不经意间把人带入美好的情境。

生活中的柳萌先生将品茶的情趣归纳为六个字:“融合、高雅、潇洒”。先生说,“和静廉美这样的总结属于茶文化学者,我的体会,来自于生活。茶是融合的,茶于各种饮料中是最柔和的一种,也是唯一能给人以意境的东西,它具有更大的包容性,不论老少贫富,只要是饮者它都能接纳。其次,茶是高雅的,无论是泡茶的动作、心情和茶叶起伏于杯中的姿态都是优雅的。还有,茶是潇洒的。它是一种青春不衰的象征,冲泡至滋味浅淡,叶底依然是绿的,它所呈现给人的是大自然的雍和之美。当茶品到最后,它的形态总令人与大自然产生联想。

“生活中的很多时候,是茶帮我把心沉下来,然后去思考,思考哲学的人生道理。结合人生的体会和感悟,茶就变得更加有滋味。”

先生的喝茶并不挑剔,但凡觉得与心情与身体适宜,都不拒绝,、、都藏在专门的冰箱里。菊花、 苦瓜也是先生茶杯的常客。

喝茶、品茶的另一个乐趣是聊天,柳萌先生说,前几年常常和邓友梅、李国文、叶楠、张洁几位朋友一起,聚在茶馆喝茶聊天,这几个有闲又能聊的朋友聚在一起,“任自己的嘴随意张合,不急不躁,无拘无束,话语就像溪水轻流漫淌”。聊天没有主题,就先生的经验,这样的聊天也不能有主题,否则就成了开会。聊天是信马由缰的,人也就在这个过程中宣泄后放松下来。

虽然先生说“更希望别人把我当作编辑”,但是先生至今仍然没有停下手中的笔。先生的文字,被评论家概括为具有“冷水泡茶慢慢浓”的艺术特性和阅读效果。先生说,自己写书写文章没有固定的谋篇和章法,常常是沿着顺畅的思索过程书写而成的,因此阅读起来也比较轻松。他说自己的原则是,无用、空洞的都不写,只写真正的感受。这也许正是先生的文字之所以给人坦诚随性感受的原因。

柳萌先生说,早期发表于《中国青年报》等报刊的抒情散文多是感情浓烈的,而进入老年,文字就归于平淡了,写的多是人生体会的真情真话。这样的转变是一个过程,沉心喝茶读书也是一个过程。人生享受的便是这过程,松松散散即生活,品茶清淡即味道,看得清得失,才看得清生活。

在先生《生活的短章》里,有一段这样关于茶叶的描述:茶叶,在树上吸收着阳光雨露,自由自在地舒展着身躯,有一天放在锅里又烤又搓,完全失去了原有的形色。终于等来在水中逍遥的时候……

读茶的变化历程在先生的经历里,总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关于苦难的经历,无论是在文章里还是访谈中,先生都很少提起。他说,苦难本身不是财富,但当苦难来临,能做的只有在承受的过程中把他们变成历练和财富。

能在苦难过后,在平淡生活里拥有自在和安定的生活心态,将这样的坦诚胸怀舒展在干茶遇水后,其滋味也便慢慢滋上心头。

柳萌,本名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