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壶的前世今生

内容来源: 茶文化 2022-02-12 22:16:17
文章导读
明清两代,被国人冠以姓氏泛称的紫砂壶,先有时大彬的“时壶”,后有潘仕成的“潘壶”。前者为明万历年间的紫砂代表人物,后者是清中期后以官商巨富、雅士名流身份来宜兴订制茗壶的大收藏家,今天我们就单说潘壶。

明清两代,被国人冠以姓氏泛称的紫砂壶,先有时大彬的“时壶”,后有潘仕成的“潘壶”。前者为明万历年间的紫砂代表人物,后者是清中期后以官商巨富、雅士名流身份来宜兴订制茗壶的大收藏家,今天我们就单说潘壶。

史料记载,晚清有名仕到宜兴定壶,作为交际之用,交际也就是斗壶炫富!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潘壶”。

▲清道光 潘仕成定制 《潘壶》

潘壶的由来重要人物:潘仕成

潘壶的这个潘,其实是来自于一个叫潘仕成的人。据『阳羡砂壶图考』记载潘仕成祖籍福建,世居广州,是晚清享誉朝野的官商巨富,其先祖以盐商起家,他继承家业后继续经营盐务,以至洋务,成为广州十三行的巨商,是广州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在无常和变故面前,他的私宅和财富如此不堪一击,终于湮灭于历史和时间的河流之中。

▲潘仕成

但他集藏和刊印的中国古典文献、名家墨宝、书迹等,为中国文化的传续所做的贡献却是不可磨灭。

除此之外,他还留下一样传世财富,就是“潘壶”。举凡喜欢紫砂收藏的人都知道“潘壶”。

潘壶,冠以姓氏为名之壶

于潘氏家传素嗜饮茶,其又酷爱紫砂,便在宜兴订制专属紫砂壶,一则自用,一则往还馈赠。

▲清 潘壶

潘氏订制的这款壶型完成后,习惯于将印款落于盖沿之上,壶底及他处反而不落款,所用印款均为阳文篆字『潘』印。后来此款广为流传,世人皆谓其为『潘壶』。

潘壶,一手把玩品茗之神品

潘壶亦可称一手壶,品茗把玩恰到好处,其在以前乃是书斋雅供,文人雅士一手把玩此壶,另一手书写文章、吟诗作画,成一时风尚。

紫砂一手壶就是一种手能抓起,一手能把玩,即玩壶于股掌之中的茗壶,这种壶处于大壶与小壶之间。

▲一时道场 潘壶

依照人们在品茗中的习惯,一般人们将 300cc 容量以上的称为“大壶”,200cc 容量以下的称之为“小壶”,200cc至300cc容量之间的称之为“一手壶”。

清代以后,出现了专门制作紫砂“一手壶”的名工巧匠,亦出现了专门嗜好“一手壶”而来宜兴订置“一手壶”而成名的玩壶家。这就是清嘉庆道光年间的邵二泉和潘仕成。

潘壶,融会贯通之壶

“潘壶”的形制融合了“掇球”与“仿古”的特点,其壶身上缩下丰,壶肚圆润,宽厚能容,沉稳庄重,一派雍容气象。

潘壶的形制发展至今,

大体可分为三种:

壶腹作扁柿形者,称为“矮潘”;

器身稍高,近扁球形称“中潘”;

器身高,近梨形者,为“高潘”。

潘壶,简单却不失大气之瑰宝

潘壶在清中期是很具有代表性的一类紫砂壶。虽然器形变化并不复杂,也少装饰,但却呈现出大气、简练、明快的艺术风格,为藏家所赞赏。

著名紫砂收藏家李明也表示自己所藏虽多,但是潘壶却只有两三把。

将近两个世纪以前烧制的“潘壶”,大多数随着19世纪六七十年代潘氏家族的迅速衰败而流散,目前除国内一些博物馆外,存世数量不多,但是品质却非常稳定,保持了相当高的水准。从中可以看出潘仕成这位“红顶商人”极高的眼光。

综观紫砂壶从明代以来500余年的发展历史,能够像潘仕成这样,让自己成为一种紫砂壶的“符号”的并不多见。

在他之前,较为有名的,恐怕只有清嘉庆年间“西泠八家”之一的名士陈曼生所制的那批“曼生壶”了。宜兴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提到,像潘仕成、陈曼生等前辈名家的做法,对紫砂行业起到了非常好的启发作用。如潘壶这般简单不失大气的紫砂作品,可称得上是艺术瑰宝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