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中华茶文化,振兴中国茶产业”,是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周国富会长为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确定的长期奋斗目标。周国富会长于2012年8月在贵州考察时又提出了中国茶产业要从“大国”向“茶业强国”转变的宏伟理想。为破题做强做大中国茶产业,探索提升茶产业,创新茶产业模式,加快实现做强做大茶产业、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之路,10月9日~10日,周国富会长率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秘书长詹泰安、办公室主任兼发展部部长陈永昊、学术部部长沈立江、联络部部长王小玲、浙江省政协办公厅副主任陆建强等一行专门赴浙北茶区考察调研。
浙江一直以来是全国的重点产茶省,上世纪八十年代起率全国之先发展名优,名优茶以占据全省茶叶总产量30%的比例,创造了占据全省茶叶总产值80%的产业效益,创造了中国茶产业的浙江名优茶模式,浙江各地市形成的一县(市)一品名优绿茶生产格局,也曾经是浙江的骄傲。但是,随着国内茶叶市场的不断成熟,竞争的不断加剧,这种以区域经济为先导的块状的一县(市)一品的区域品牌,逐渐失去了先发优势,产业形态呈现的“散、小、乱”成了浙江茶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制约瓶颈。
在出口方面,浙江茶叶出口一直保持全国第一。世界绿茶看浙江,浙江以“绿茶之都”享誉世界,浙江的绿茶出口占据了世界绿茶出口量的60%以上,但是茶叶出口第一大省,并没有为茶叶外贸生产、加工、出口企业带来整个行业的景气,以卖原料为主的出口贸易方式,整个行业一直处于低价竞销的无序竞争中,占据了世界绿茶绝对市场份额的浙江乃至全国的茶叶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缺失话语权,长期以来,出口企业困扰于欧盟,日本等西方国家设置的贸易壁垒。
浙江茶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在哪里?周国富会长一再强调此次调研考察主题。浙江有273万亩茶园,如何做好273万亩茶园的文章,需要创新观念,清晰发展思路,总结和探索新的产业模式。
周国富在调研考察时指出,浙江茶产业要以数量型转向质量型发展,导入创新理念,实现从种植型向精细加工型转变,以创新科技为抓手,做好茶叶资源综合利用这篇文章,由喝茶到吃茶,再延伸到用茶,全价利用、跨界开发,在茶饮料、茶食品、茶保健品、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日用化工品等领域寻求突破;加快茶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跨界研究与合作,注重高科技终端产品的应用与推广。浙江主产名优茶,只采春茶一季的传统作业方式,是对茶叶产业资源的浪费,如何利用好和开发好夏秋茶资源已经成为浙江茶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点,也是延长产业链的关键所在。
周国富会长强调,创新科技,创新营销是未来浙江茶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重要抓手,要分别根据区域品牌与跨区域品牌的特性,扶持优势区域品牌、鼓励龙头企业做强做大跨区域品牌。区域品牌,以地理的独特性、品种资源的独特性、加工工艺的独特性,适合于精品茶的打造,浙江的名优茶走的就是打造精品的路线,一县一品的众多区域品牌很难在全国市场打响,要注重培育跨区域性的品牌,品牌打造要从“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向“企业主体、政府扶持”转变,让龙头企业都在创新产品,创新营销中建立核心竞争力,争取国内外市场关于产品定价、产品标准等方面的话语权。
周国富会长认为,要扩大浙江茶叶在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力和占有率,要注重增强茶企的竞争力,要注重对消费群体的宣传,茶为国饮,主要是要想方设法吸引年轻人,要适应和引导年轻人的消费口味,注重时尚和品味,开发生产适合年轻人消费的茶品和品饮方式。
周国富一行考察了安吉产区,参观考察了浙江嘉盛研茶园食品有限公司,华大,塔塔、宋茗等安吉境内的茶叶品牌企业,赴长兴、湖州吴兴区、德清参观考察了“茶乾坤”、“方路”、“奥翠”等茶叶深加工企业。
湖州市委书记马以、政协主席吴水霖、政协副主席叶鸣、陆羽茶文化研究会会长杨金土、秘书长周金土,安吉县委副书记、县长王树、政协主席叶海珍,湖州市吴兴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方杰、区政协副主席浦佩佩,德清县县长胡国荣、副县长陈健、德清县政协副主席王水加等领导陪同周国富一行的调研考察,相关县市区领导和茶企业负责人向周国富会长作了专题汇报。
(注:本刊另文以《崛起的浙北茶产业》为题作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