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茶 秋茶

内容来源: 茶道道 2024-09-20 08:50:54
文章导读
就简单的喝茶,需要学岩茶的审评吗?说说真实的岩茶审评!这年头喝岩茶,发现越来越多人爱用审评的方式。只仿佛往茶桌上摆上两、三个审评碗,就算是审评了。随意到武夷山的某家茶农里喝茶,刚一落座。人家就会很客气的问你。“今天是按正常的方式喝,还是直接

就简单的喝茶,需要学岩茶的审评吗?说说真实的岩茶审评!

这年头喝岩茶,发现越来越多人爱用审评的方式。

只仿佛往茶桌上摆上两、三个审评碗,就算是审评了。

随意到武夷山的某家茶农里喝茶,刚一落座。

人家就会很客气的问你。

“今天是按正常的方式喝,还是直接上评审的方法?”

相似的经历多了后,笔者心里不免奇怪。

什么时候,这变成了一鱼两吃?可以一半拿来红烧,另一半还能做剁椒。

作为普通茶友,在想直接喝几杯茶的情况下,真的就必要学审评吗?

依笔者来看,说句大实话,根本没那必要。

就简单的喝茶来说,完全不需要瞎折腾!

什么是审评?

审评,全称是感官审评。

除了岩茶外,市面上的所有茶类,都有着专门一套的审评方法。

往大了说,按照官方文书上的定义,指的是:

审评人员运用正常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辨别能力,对茶叶产品的外形、汤色、香气、滋味等品质因子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的过程。

翻译成我们的大白话,可以看出审评一款茶的要求不低。

第一,得是专门的审评人员。

按照规定,茶叶的审评是项专业活动,得持证上岗。

当一个人有意从事茶叶审评工作时,手上不能少了两个证书。

“评茶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食品从业人员健康人员等。

对于普通茶友来说,在手头无证,没有经过专业学习的情况,采用审评的方式喝岩茶,纯属娱乐而已。

第二,得有专门的环境。

审评的环境里,参与人员不能抽烟,也不能化妆,喷香水。

以免产生气味上的干扰。

此外,审评台的长度、宽度、高度上还有着具体规定。

最后,审评台面需要白色亚光等,环境的细枝末节处,标准文书里都有着明文规定。

第三,得用正常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

一千个观众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用一款茶,让不同的人去喝,会形容出不同的香气和滋味。

这是因为,每个人的感观知觉辨别能力,是不同的。

所以审评这件专业活,还得交给专业的从事人员。

作为一个普通的喝茶人,只需要管一款茶好不好喝,合不合口味,就足够了。

简单的喝一个茶,不需要玩这么多套路。

审评的目的,在于通过专业的方法去考核一款茶叶的好坏。

严格意义上看,审评仅适用于专家评审。

对于大众来说,在平常随意喝茶的情况下,根本达不到评审的要求。

审评,不是简单的摆两个审评碗,用茶匙舀着喝茶,那么随意。

岩茶的审评,用的是专门的盖碗。

然后呢,用沸水烫热评茶的杯、碗后,称取所需的审评茶样5克。

将干茶放置于110ml倒钟形评茶杯中,快速注满沸水,加盖。

等1分钟后,是揭盖嗅闻杯盖香,评茶叶的香气。

等2分钟后,是沥尽茶汤倒入评茶碗内,评茶叶的滋味。

接着是第二次的冲泡,闷3分钟出汤,评汤色、滋味。

紧跟着是第三次冲泡,闷5分钟后出汤,评汤色、滋味。

最后,往往三冲之后,就是嗅闻叶底香,倒入叶底盘内,审评叶底。

整个审评的流程,规矩要求是很严明的,不能有丝毫差池。

为了确保审评结果的严谨,对于审评茶具的容量、评茶用水的水温和水质、每一冲闻香和出汤的时间,都有着严格的规定。

甚至于,还有着专业的计时器,采用定时钟或者砂时计,精准到秒,用来计时。

从这些审评的条条框框来看,专业审评的适用范围有限。

在平常一边喝茶,一边闲聊的情况下,就不需要凑审评喝茶的热闹了。

毕竟,只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专家们,才能像破案一样,从这些闷出来的茶汤里,快速的找到一款茶的缺陷和不足,从而给出客观的评茶意见。

而按照审评的方式,将茶汤闷了3、5分钟后去喝,那种极浓极酽的滋味,寻常人未必能欣赏得来。

作为普通的喝茶人,对待一款内质丰富的好茶,不论是从健康喝茶的角度,还是从更好领略茶味风采的角度,都是快冲快出,更为适宜!

原本上,各大茶类里边都会进行专门的审评。

岩茶有,、、、黑茶里边也有。

但要从话题度上讲,和武夷岩茶的审评热度相比起,其他茶叶的审评根本不起眼。

网络上,也搜索不到几篇相关的文章。

茶圈里,但凡提起审评,岩茶永远处于热度榜的第一位。

这大概,和武夷山当地民间的斗茶赛氛围,有着很大的关系。

每年,武夷山各地,大大小小的各类民间斗茶赛,花样百出。

对于斗茶感兴趣的外地朋友们,可以趁着每年天心村斗茶赛、星村斗茶赛的时候,过来凑一回热闹。

只有当您身临其境,身处挤到水泄不通的大众审评现场,才能对新闻上提到的“万人评茶”四字,拥有切实的体会。

这儿,先不去提斗茶赛上的评茶用具、评茶用水、评茶计时,是否能达到审评的规范。

光是从人挤人当中,顺利的舀一杯茶喝,过程充满了艰辛。

而全方面的感受一款茶的香气和滋味,至少得有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

再加上,零门槛的大众审评,更谈不上专业性可言。

要想准确的在斗茶赛上评茶,根本不现实。

从各类热闹非凡的岩茶斗茶赛现场,我们可以看出,武夷山人们对于审评文化,真真是爱得深沉!

民间自发的斗茶活动,和专业的岩茶审评,存在着不少差距。

而当今,聊到岩茶的“审评”现状,有很多事,笔者实在不吐不快。

只感觉,“审评”二字看多了,能让人看成“红烧”二字。

在饭店里吃饭,是条鱼就能用来红烧。

而在喝岩茶上,是泡茶就能用作审评。

也不管,这泡茶的人,是否专业。

也不论,这喝茶的人,是否有持证上岗。

更不提,这审评一泡岩茶,放的是5克,还是8克,或者其他。

只仿佛在茶桌上摆上两、三个审评碗,摆拍上几张喝茶、闻香的照片。

就可以发到朋友圈上,“今天审评了**水仙、**肉桂。品质都不错,欢迎朋友们过来喝茶。”

又或者,某人成天在社交网站里,发些审评泡岩茶、喝岩茶的图片,就能够自诩为喝茶“大师”。

但是,要是说到专业性。

笔者相信,将这些“大师”们找出来,分别给他们泡上水仙和肉桂。

让上他们三个回合,都不一定能喝得出分别!

说到底,用上了审评的方法喝岩茶,就能很懂茶?开什么玩笑嘛。

原本关于什么是岩茶的审评的内容,在国家相关文书里介绍得特别详尽。

本来,这不属于会引起争议和讨论的话题。

然而,随着“审评”的滥用,最早的审评概念,反而让人看不清了。

毕竟放眼望去,仿佛人人都在审评。

这旁,张三在家里喝肉桂,他是在“审评”。

那边,店里的李四、王五喝了几泡大红袍,也是在审评。

这几年间,岩茶圈里出了不少的“审评”大师,感觉人人都会评茶。

但是,笔者觉得,这属于圈内的一大乱象。

作为普通茶友,真的有必要折腾自己,浪费一泡好茶,去喝闷得极苦极涩的茶汤吗?

完全没必要嘛。

全民审评式喝岩茶的风气,长远看,对这个圈子是不好的。

这样的玩法,会将新茶友们,远远的拒之岩茶门外。

相关文章